不锈钢管出厂严格质检
更新时间:2025-04-28 04:30:12 浏览次数:7 公司名称:天津 盛世东和金属材料销售有限公司
规格 | 齐全 |
---|---|
材质 | 201.304.316L.310S.904L |
数量 | 99999 |
单价 | 10 |


有各种材质(201,301,304,304L,316,316L,321,310S)可生产国标GB、ASTM、ASME、DIN、EN、JIS,我司生产的不锈钢无缝管,不锈钢管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造纸、食品、制药、建筑等行业。
不锈钢管现货材质:201、202、301、302、304、304L、316、316L、309S、310S、321、410S、420J1、430、317、347、403、405、409L。并能根据客户要求制作非标和特殊产品。 本厂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工艺精湛,产品质量稳定,品种齐全,价格合理。始终坚持产品“质量 、优质服务”的宗旨。
盛世东和金属材料销售有限公司追求与客户长期、稳定、互动的合作关系,努力当好 不锈钢扁钢与用户沟通的纽带。公司以优惠的 不锈钢扁钢出厂价,优质的商家服务愿与广大新老客户携手共进,共同发展。企业目标: 以优质的服务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以质优价廉 的 不锈钢扁钢取得广大客户的信任。不断发展,做行业的领跑者。企业文化:广交朋友,合作共赢。
不锈钢管出厂严格质检
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是一种腐蚀破坏现象,表现为晶粒间丧失结合力,以致材料的强度变差。对于晶间腐蚀的产生原因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如贫铬理论、晶界吸附理论、沉淀相亚稳论、亚稳相溶解理论、应力论、沉淀相形貌论和腐蚀电化学理论等。
其中,贫铬理论是早提出且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对18-8型奥氏体不锈钢,晶界处的晶格是不完整的,有利于金属原子的扩散;在晶界及其邻近区域的的Cr会由于碳化物Cr23C6在晶界的沉淀而发生贫乏现象,造成晶界周围出现贫铬区,当Cr质量分数降低至12%左右时,在某些腐蚀介质中沿着材料晶界产生腐蚀,使晶粒间丧失结合力,即产生晶界腐蚀现象。
TP321不锈钢(UNSS32168)是在TP304不锈钢基础上加入Ti元素,以增强其抗晶间腐蚀能力和耐高温性能,其原理是形成稳定的MC型碳化物TiC,以碳化物形成自由焓变化来衡量,TiC远比碳化铬稳定,可减少碳化铬的形成。
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市场,TP321不锈钢无缝钢管已逐渐被TP304L、TP316L等低碳、超低碳不锈钢无缝钢管替代;但在我国,TP321不锈钢无缝钢管的需求量仍然很大,根据国际不锈钢论坛(ISSF)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TP321不锈钢无缝钢管的表观消费量在10万t左右。由于生产工艺与检验条件的限制,目前国内生产的TP321不锈钢无缝钢管耐晶间腐蚀性能合格率不高,一次检验合格率为80%左右。山西太钢不锈钢钢管公司自2009年投产以来,TP321不锈钢无缝钢管产量约占总产量的35%,晶间腐蚀检验一次合格率在70%左右,远低于其他不锈钢产品的水平(≥95%)。为提高成材率,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该公司技术人员针对TP321不锈钢无缝钢管耐晶间腐蚀性能进行了技术攻关,目标为将一次检验合格率提高至95%以上,达到日本住友金属公司等国外先进制造商的水平。
目前国内TP321不锈钢无缝钢管的生产大都采用穿孔→冷轧(拔)→热处理→矫直→酸洗→检验→包装的生产方式。钢管在冷变形后,采用固溶热处理变形应力和改善组织,即把钢管加热至奥氏体碳饱和曲线以上温度保温,使碳化物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再快速冷却,将高温组织在室温下固定下来,获得碳的过饱和固溶体。通过对标活动,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从化学成分控制、热处理制度调整、脱脂工艺优化等方面入手,使得TP321不锈钢无缝钢管的晶间腐蚀一次检验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达到攻关目标。具体表现在:
(1)通过化学成分设计,调整C、Cr、Ni、Ti等元素比例,可优化TP321不锈钢无缝钢管耐晶间腐蚀性能;
(2)TP321不锈钢无缝缝钢管进行固溶热处理时,炉内还原性气氛易造成钢管表面增碳;弱氧化性气氛对钢管表面质量较好,了增碳因素,且节约能源;
(3)TP321不锈钢无缝钢管冷轧后脱脂不净,对热处理后钢管表面质量影响较大,对耐蚀性能亦有不良影响;通过改进脱脂方法,可有效改善钢管耐晶间腐蚀性能;
(4)固溶热处理保温温度设定为1050℃,对TP321不锈钢无缝钢管的耐晶间腐蚀性能有利;
(5)若TP321不锈钢无缝钢管在敏感温度区间(450~900℃)内使用且环境存在强腐蚀介质,应对钢管进行稳定化处理。
早在1925年人们就已经掌握,钢同有色金属一样可以用挤压法进行变形。由于设备和工具成本低、产品断面丰富,这种钢的热成型方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1941年SejournetJ在于仁恩电炉公司的协助下,试验成功了玻璃润滑剂,使钢的热挤压的发展成为可能,并迅速在全世界范围推广。
传统钢挤压生产采用石墨(片状石墨与机油、焦油或油脂等混和成的涂料)作为润滑剂。但石墨润滑剂的缺点是:
①导热系数较大,隔热差、工模具温升大,磨损快,挤压长产品困难。
②容易引起产品增碳,当挤压不锈钢时容易产生晶间腐蚀,故挤压后必须去除渗碳层,结果增加了金属消耗。
③往往会使环境污染。
玻璃润滑剂与石墨相比,其优点是:
①玻璃导热系数小,能防止坯料表面过快冷却,同时也能起到保护工模具作用。
②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可采用大的挤压比和提高挤压速度,从而可扩大挤压机生产的产品范围。
③玻璃润滑剂化学稳定性好,不会引起组织缺陷。
④可以方便地改变玻璃润滑剂的配比,获得不同的物理性能(如软化点、粘度等),以适应挤压不同材质的产品需要。
⑤使用玻璃作为润滑剂时可以保持清洁。总之,玻璃润滑剂优点显著。国外许多研究结果指明,挤压钢时采用玻璃润滑剂效果 。
挤压钢管时必须进行润滑的部位有:挤压模、挤压筒和芯棒三个部位。
(1)挤压模的润滑:模子的润滑常用将玻璃粉压制成玻璃垫的方法,即在挤压前把玻璃垫置于模子与坯料之间。为了保证玻璃垫能连续软化在摩擦表面上,要求玻璃垫的形状与模孔入口锥和坯料端部形状相吻合。玻璃垫外径一般比挤压筒直径小3~5mm。玻璃垫内孔直径小于或等于模孔直径。玻璃垫的厚度一般取坯料长度的4%~8%。
(2)挤压筒和芯棒的润滑:挤压筒和芯棒的润滑应选用软化点低、粒度小的玻璃粉涂敷在钢坯内孔和外表面。此外,也可以用玻璃布缠包绕在坯料表面上和将玻璃布条绕在芯棒上的方法。
(3)钢管表面玻璃膜的去除:由于挤压时采用了玻璃润滑剂,挤压钢管内外表面上残留一层厚度20~50μm的玻璃膜,其性质硬而脆,有害于以后的加工和使用,必须。方法有机械法和化学法。机械法有喷丸、水冷和拉伸矫直等方法。应用化学法玻璃膜时,由于在钢管表面上残留的玻璃润滑剂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它需要采用碱溶液或酸溶液。酸洗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各种钢管材质的侵蚀性大,可能使钢管表面产生过酸洗,尤其对碳钢的侵蚀性更大,因此应用上受到限制。目前采用酸碱联合法。